国民党最后的大反攻!出动数千精锐伞兵,还没来得及加入战斗,就被解放军全歼!
1953年,朝鲜战场的局势已经明朗,停战协议即将签署。
而就在此时,蒋介石却密谋着一次“反攻大陆”的行动。
原来,朝鲜战争爆发后,蒋介石认为大陆的注意力被朝鲜战事吸引,对东南沿海防御有所松懈,这让他觉得有机可乘。
同时,美国出于冷战战略布局,为遏制新中国,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蒋介石的军事行动,给了他些许“底气”。
此外,国民党此前在一些小规模岛屿冲突中,如南日岛之战,取得过局部优势,这也让蒋介石错误估计了形势,认为自己仍有实力与解放军一较高下,反攻大陆的野心愈发膨胀。
于是,蒋介石展开了一个在东山岛作战的计划。
他派遣其信任的一级上将胡琏担任总指挥,调集海陆空军共计一万三千余人。
其中,最为特殊的便是一支伞兵部队。
这支部队人数上千,由美国训练,装备先进武器,是蒋介石眼中的“王牌”。
展开剩余68%胡琏的计划是,先以海军陆战队一万多人兵分两路,从东山苏峰尖南北两地登陆,北部用重火力吸引解放军防守,南部则迂回登陆。
同时,出动数十架C-46运输机,搭载数百名伞兵在八尺门地区投放。
伞兵的任务是切断东山岛与大陆的联系,阻止解放军增援,而后配合登陆部队,一举拿下东山岛。
1953年7月16日拂晓,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率先向岛上发起进攻。
但我军反应很快,迅速凭借地形优势发起了反击。
国民党军久攻不下,但蒋介石依然信心十足,他认为只要伞兵部队一到位,则大事可成。
但他恐怕怎么也想不到,伞兵部队的表现,简直是这场战役中最大的笑话。
当日清晨,被寄予厚望的伞兵部队经飞机投放到八尺门地区。
然而,伞兵跳伞时,天已大亮,虽海面上有大雾,但肉眼仍能看清三百米内事物。
驻守在八尺门的保安团战士们,起初以为是敌军空投物资,靠近后才发现是伞兵,随即迅速拿起武器向空中射击。
伞兵在空中要控制降落伞平衡,难以抽出武器反击,绝大多数还未落地就被击毙,只有少部分幸运者降落在海里和山林。
成功降落的伞兵也陷入困境,他们对八尺门环境陌生,携带的地形图与实际地形不符,进入山林后便迷失方向。
在慌乱中,他们自顾自前进,不知不觉进入解放军活动范围,遭到猛烈攻击。
这些伞兵因缺乏实战经验,遇袭后惊慌失措,四处逃窜,完全无法组织起有效进攻。
最终,这上千名伞兵还没来得及加入战斗,就稀里糊涂的被解放军全歼了。
同时,随着解放军援兵抵达,国民党军开始全面溃败,纷纷逃窜,由于潮水和运输工具限制,很多国军士兵跳水泅渡上船,混乱中损失惨重。
解放军乘胜追击,收复失地,东山岛战役以解放军的胜利告终,蒋介石的阴谋也又一次宣告失败。
参考资料:
学习时报《人民战士英灵雄镇海疆》
发布于:山东省秦安配资-10倍杠杆平台-可靠股票配资网-一对一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