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医理论中,硬皮病属于"皮痹"、"顽痹"范畴,其病机多与肺脾肾三脏亏虚、寒湿瘀阻相关。
《素问·痹论》有云:"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",提示外邪侵袭、气血凝滞是发病基础。又云:"荣卫之气,亦令人痹乎?...不与风寒湿气合,故不为痹",强调正气不足是发病关键。
现代人禀赋不足、劳倦内伤、久居寒湿,易致肺脾肾阳虚,寒凝血瘀,肌肤失养,引发硬皮病,常见皮肤硬化、肢端青紫、关节僵硬等症状。
近日,门诊上有个患者,就是一个典型案例。
女,48岁,皮肤硬化3年,从手指开始逐渐扩展至前臂,伴雷诺现象;
患者面色苍白,畏寒肢冷,关节疼痛,活动受限,舌质紫暗有瘀斑,脉沉细涩。
结合中医四诊,患者的病症可归为——脾肾阳虚,寒凝血瘀。
展开剩余62%肺脾阳虚:肺主皮毛,脾主肌肉,阳虚则卫外不固,寒湿侵袭;
肾阳不足: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,阳虚则温煦失职,寒凝血瘀;
气血瘀阻:阳虚寒凝,气血运行不畅,瘀血阻滞,肌肤失养。
于是,李大夫给患者开方:黄芪、桂枝、制附子、干姜、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红花、鸡血藤、丹参。
方中:
▶黄芪、桂枝益气温阳,助卫固表;
▶制附子、干姜温补脾肾,散寒通络;
▶当归、川芎养血活血;
▶桃仁、红花、丹参活血化瘀;
▶鸡血藤通络止痛,改善肢端循环。
【提醒患者】
🌱避寒保暖:特别注意四肢保暖,避免冷水刺激;
🌱适度运动:坚持关节功能锻炼,防止关节挛缩;
🌱饮食调理:多食温补之品,如羊肉、生姜等;
🌱情志调摄:保持乐观心态,树立治疗信心。
最后,想告诉大家的是,硬皮病虽属疑难病症,但通过温阳散寒、活血化瘀的中医治疗,配合日常调护,可以控制病情发展,改善生活质量。需要医患配合,长期坚持治疗。
发布于:北京市秦安配资-10倍杠杆平台-可靠股票配资网-一对一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