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时三伏天,天气热如汤。”
一年一度最热的三伏天到来了!7月20日开始正式入伏,8月18日出伏,共计30天。
具体时间如下:
初伏:7月20日—7月29日 中伏:7月30日—8月8日 末伏:8月9日—8月18日你有没有发现,今年三伏天,总共只有30天!打破近十年“40天长三伏”的惯例,成为近年来“最短”的三伏天!
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介绍,在中医学理论中,阳气最盛的时节要防暑邪,暑邪多夹湿,易伤津耗气,会导致人体出现困倦无力、食欲不振、胸闷不舒、大便溏泄等症状。
所以,在这段时间,我们既要注意降温防暑,又要跟着节气来养生调养,才能增强体质,安度伏天。
展开剩余81%一入三伏,上蒸下煮。7月20日是入伏第一天,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“三伏天”正式开始。
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,也是扶助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,可趁势驱赶体内存留的寒邪。
防寒很多人以为“伏天里要一心防暑”,其实,伏天最要提防的反而应该是“寒”。
闷热潮湿的三伏天,人体容易被寒邪侵袭。伏天开始,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,血管处于扩张状态,一旦着凉,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。人们在夏季喜食冷饮、爱吹空调等过度贪凉的行为,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。
饮食伏天气候炎热,饮食应以“多酸多甘、补气去火”为原则,可选用一些消暑粥来滋补身体,补气清暑、调理脾胃。可多吃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鲜蔬果,如苦瓜、西红柿等,慎食辛辣刺激、肥甘油腻食物,少喝冷饮。
起居夏天昼长夜短,所以在生活起居方面应做到早睡早起,晚上在11点之前要进入睡眠状态,不要熬夜,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。
在天气炎热、心情烦躁甚至心率紊乱的时候,可以通过揉按劳宫穴和内关穴以达到清心安神、养心安神的作用。
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冬病夏治是一种中医特色的治疗和养生方法,其理论依据来源于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,曰:“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。”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”,顺应“三伏天”阳气最旺盛的特点,天人相应,通过中医内外治法激发体内阳气,驱散邪气,将好发于冬季的疾病灭于未起病的状态。
三伏期间的“冬病夏治”以“三伏贴”最具代表性。
“三伏贴”有特定的适用人群,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,应根据不同的体质、疾病,在专业医生指导下,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。
贡方堂三伏贴今年的三伏时间是7月20日至8月18日,按每10天为一伏计,共有三个“伏”。
贴敷时间为每伏贴敷1次,成人每次贴敷6至8小时,儿童3岁以上 2~4 小时,3岁以下 1~2 小时。
为更好地提高三伏贴治病疗效,南昌市贡方堂中医门诊部针对病种研发贴敷药方,选用道地药材,分别制成“宫寒贴”、“脾胃贴”特色贴,分类贴敷,针对性更强,效果更佳。
贡方堂三伏灸冬病夏治并非只有“三伏贴”,一些适宜人群在这个时期进行“三伏灸”,也能很好地补充人体阳气,达到冬病夏治“灸贴相配 疗效增倍”的效果。
在中医的智慧里,三伏天进行艾灸,是顺应天时、调养身心的绝佳方式。
它利用夏季三伏天,人体阳气最为旺盛、气血最为畅通之时,通过艾灸特定穴位,将艾草的纯阳之力引入体内。
借助这股温热之力,能达到温通经络、散寒除湿、调和气血、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,把潜藏在体内的寒湿之邪驱赶出去,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。
三伏灸强调“固本”,一般以3年为一疗程,至少连续3个夏天,每个三伏天进行3-4次艾灸,以保证与巩固临床疗效。
贡方堂开展“三伏灸”已有数年的历史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今年也将继续为广大市民朋友们提供服务,快来预约吧!
END
发布于:江西省秦安配资-10倍杠杆平台-可靠股票配资网-一对一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